相信很多人都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明明没有关注奢侈品的公众号,或者频繁的搜索相关的咨询,但是却经常收到朋友圈推送给你的奢侈品广告。
在以精准推荐为导向的营销市场,这样的现象似乎有点“离经叛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推荐机制,让看起来与奢侈品不太相干的人频繁接触到这样的广告呢?
难道这些奢侈品品牌不知道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种看似极为不合理的广告投放,其实需要从奢侈品本身的属性去探究。
在进一步探究之前,我们先思考几个问题,什么样的人会购买奢侈品,他们为何会买?从需求来看,奢侈品明显属于非刚性需求。
奢侈品的国际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说白了就是贵但没必要的商品。它的购买对象几乎都是以有钱人为主,主要目的也就是显示地位和优越感。
其次,我们再来说一说,朋友圈的推荐机制。
朋友圈广告作为信息流广告、效果广告的一种,具备精准定向的功能,目前朋友圈的定向功能,支持地域、性别年龄、手机相关(品牌型号、手机系统及联网环境)、婚恋、学历、兴趣标签(商业兴趣/APP兴趣)、LBS、再营销等属性定向。
也就是说,根据这些表标签,朋友圈可以实现较为精准的广告投放,它的营销逻辑就是让一个品牌不停的出现在你的视线中,当你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你第一时间脑袋中跳出的可能就是这个品牌,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攻占用户的心智,从而影响消费决策。
奢侈品的营销策略
因为一定意义上说,奢侈品具有很强的概念性,这样的概念在推广的时候需要较高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奢侈品品牌在制定营销策略的时候,首先会采用金字塔模式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分层。
比如按照消费金额,核心用户的消费金额是50万以上、次核心用户的消费金额20万-50万、普通用户的消费金额1000-10万、潜在用户的消费金额1000以下等等。然后再根据不同的用户去分别制定营销策略。
策略一
以普通用户感染核心用户
奢侈品品牌指定这个策略的逻辑就是以普通用户来感染核心用户,经过朋友圈铺天盖地的广告,就会在普通用户心中建立奢侈品的品牌形象,虽然普通用户不是奢侈品的主要购买用户,但是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网络链接到有钱人,从而间接的把该品牌传递给身边的有钱人,最终让更多有钱人知道,然后买单。
毕竟有钱人购买奢侈品也是需要让别人看到,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奢侈品品牌就是抓住了有钱人这样的心理。
策略二
准客户储备
奢侈品品牌瞄准的不仅仅是当下的市场,他们也会对未来的潜在用户进行教育,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很多的准用户就来自于普通用户或者潜在用户。
这些人虽然不是当下消费的主力,但胜在人员基数庞大,随着这一批人经济水平的变化,总会出现有能留购买的消费者。
当奢侈品品牌建立起足够的品牌形象之后,当这些人一旦有足够的资金,那么购买这一品牌产品的概率将会大大提升,就比例,奢侈品品牌千千万,但是大众熟知的可能也就是香奈儿、LV、爱马仕等,在有钱之后,最可能购买的,也大多从这些品牌中选择。
还有一部分潜在用户也会在特定场合需要这些奢侈品,比如给喜欢的女生/男生作为生日礼物、给自己的奖励、给大客户作为礼物等等。
优势二
为消费者造梦
奢侈品的营销跟大众营销特别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它有很多的反营销法则奢侈品的广告从来都不是用来销售的,它是用来造梦的。奢侈品的广告总是给人造超乎意料的梦象,不像快消品牌宣传得更多的是产品的功用。就比如 “钻石恒久远” 和 “怕上火喝王老吉”。
奢侈品做广告的部分目的不在于促销商品、增加销量,而是在于传递理念,制造梦想。讲这样的理念神神的植入消费者的闹钟,那么当这个消费者的购买力大标之后,也就是成为了这个奢侈品牌的消费者。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LV门口随处可见排长队,比如苹果新机发布时的购买者连夜排队抢购,对这个品牌产生追捧、无脑信奉的念头,他们也能从中获得尊重、虚荣心、炫耀、满足、优越感,让他们在社交中处于占据心理高地,这也是目前很多消费者的心态。
加上奢侈品本身的高门槛,就会让人不自觉的产生一种稀缺和向往性,认为得到这个就会高人一等,所以,奢侈品的营销策略就是要保证熟悉品牌的人群规模要远大于真正能买得起品牌产品的人群规模,这就是为什么你的朋友圈总是能够看到奢侈品广告的原因。